自今年一月起,海岬型船運費暴跌85%,為所有船型中最糟糕的一種船型。中國是鐵礦石和煤炭的最大進口國家,自2009年以來,減少了原材料進口。17個歐元區(qū)國家經濟仍然處于衰退狀態(tài),鐵礦石和煤炭的進口量有限。新加坡RS Platou Markets分析師卡潘克指出,中國的經濟增長并沒有像人們預期的那么好,再加上歐洲也減少了鐵礦石進口,海上運力的嚴重過剩,造成運費暴跌。
以經營海岬型船為主的比利時Cie Maritime Belge公司剛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預計2012年該公司的凈收入將下跌15%,而該公司擁有的海岬型船隊占公司總運力的75%。船東們選擇降低船速或者閑置船舶,甚至直接將舊船拆解。今年1月,海岬型船只航速平均為9.2節(jié),一年前的平均速度為9.6節(jié)。日本商船三井公司,本月宣布將拆解或閑置15艘海岬型船。
在建船舶大幅減少
全球經濟增長可能會加速,這與中國、歐洲和美國等國家積極采取措施,制定相關政策,應對經濟危機有關。中國政府在今年上半年,三次降低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并且央行本月降低銀行利率,降低利率為2008年以來首次。歐洲各國積極制定政策,應對債務危機,美聯儲上周延長了4000億美元貸款還貸時間,以幫助歐洲渡過危機。據克拉克森統(tǒng)計,2011年2月全球船隊運力增幅曾高達25%,之后,船隊大規(guī)模擴張時代不再,那時船廠中正在制造的船舶運力占到總運力的43%,而現在僅有21%。
中國今年鐵礦石的進口量預計增加8%,低于去年同期10%增幅。歐洲今年的進口量比去年同期低了2%,而去年同期僅為4%。全球鐵礦石原材料的海運貿易量將低于6%。鋼鐵市場幾乎沒有回暖信號。本月英國「金屬周報」公布,熱軋鋼板的價格為每噸609美元,比去年同期低了17%。
全球鋼鐵需求量很難立即回復到金融危機前的水平,而訂單減少,使得歐洲鋼鐵擠壓廠的關閉不可避免。中國天津港鐵礦石每噸運費為137美元,比去年同期下跌8.2%,而中國5月共進口鐵礦石6380萬噸,是近三個月來的首次增加,而中國的鋼廠5月產量為6120萬噸鋼材。紐約Commodore研究公司資深總裁蘭斯柏格表示,也許對海貿運輸需求量的預計是不準確的,但是確定的是,海岬型船嚴重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