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士基華東區總裁施凱申昨日表示,馬士基已放棄早先訂購的最后10艘船的選擇權。
資料顯示,2011年2月馬士基向韓國大宇訂購10艘“3E”級船舶,并加上20艘船的選擇權,該年6月馬士基再次訂造了10艘該類船舶,并保持剩余10艘的選擇權,而在今年2月馬士基表示不再訂購剩余的10艘船舶。
除了放棄船舶的選擇權,馬士基還曾于今年3月削減了亞歐線的運力。施凱申表示,根據市場情況,今年3月亞歐航線削減9%。
施凱申還稱,“雖然運力過剩,但年后的集裝箱運輸企業的幾次提價已基本成功,事實上是出于自救本能,運價得到一定的恢復,但增高的燃油成本部分抵消了近期的運費上漲。”
而對近期業內傳言6月初馬士基亞歐線提價失敗的問題,施凱申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6月初亞歐線的提價并不是很成功,但他認為此時說失敗還言之過早,在油價成本攀升的情況下各航運企業提升運價的意愿依舊比較強烈,隨著需求旺盛的夏季來臨,馬士基將進一步尋求運價提升的機會。
施凱申還表示,“運價主要由市場決定,市場多變,我們不能決定運價,但我們可以決定艙位的投入,以期達到供需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