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香港運輸及物流業主管吳偉倫近日公布的一項數據顯示,運輸及物流業于今年首季,已經有34宗金額超過5000萬美元的并購,涉及的金額高達226億美元。
運輸及物流業并購趨勢,主要圍繞傳統經濟體面對的經濟問題及新興經濟體具備的吸引力的發展機會進行。業界都預期在可見的將來,內地的并購活動將繼續保持活躍。此外,國內物流新政策逐步落實并提高行業門檻,將帶來另外一個行業整合潮。
去年10月,國家發改委與國家開發銀行簽署《支持物流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支持物流企業兼并重組,培育大型物流企業。從國家層面看,并購熱潮無疑是貨代公司可以快速度發展、消除行業競爭對手,以及進占產業鏈上下游的最快途徑之一,但是對與我們這些財政實力較弱的中小型貨代公司,卻將無可避免的面臨著被并購或倒閉的危機。如何在這場危機中生存下來,成為當下眾多中小貨代企業的當務之急。
個人以為,中小貨代企業要想在這場并購熱潮中生存下來,必須解決三個問題:資金問題、成本問題、信息問題。
一、資金問題
中小貨代企業之所以很難與大型貨代企業競爭,其原因首先在于資金的制約。貨代行業區別于其他行業的重要標志在于,貨代行業很難做到付款買單,這對于流動資金的要求就比其他行業更高。而長期以來,銀行貸款利率高、貸款流程長,需抵押擔保一直是物流企業普遍面臨的困難。
如果有一種融資平臺,他能夠做到低利率、無抵押、無擔保、高效便捷,隨需隨取,那對我國的中小貨代企業的幫助是無可置疑的。
就目前國內市場而言,只有大掌柜的招財通能很好的做到這一點。大掌柜招財通根據企業的歷史信譽表現以第三方授予的信用額度進行擔保支付,這就使得融資授信成為企業隨需隨取的一種服務,不但有效幫助貨代企業解決資金問題,更能有效的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的信譽形象。
二、成本問題
從目前經濟形勢看,運輸需求增長放緩、油價上升,運費上漲,加上用人成本的不斷增加,導致整個貨代行業出現成本高、利潤低的困境。相對于大型貨代公司,中小企業如何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經濟效益更是迫在眉睫。
對于如何價低運營成本,實現開源節流,幫助貨代企業走出寒冬,業內專家提出了種種的意見,如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呼吁減免稅收等,但是企業內部如何降低材耗,節約人力成本更加重要,而大掌柜訂艙通的出現對于幫助貨代企業節省運營成本具有重要的意義。大掌柜訂艙通就相當于一臺網絡傳真機,可以完全實現訂艙委托的網絡化、無紙化,既免去了購買傳真機和紙張的成本,同時也極大的減少了人力資源的浪費,幫助貨代企業徹底告別傳統電話和傳真模式下成本高、效率低的苦惱。
三、信息問題
近年來,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引領的新一輪信息化變革逐步開始產生效果,而云計算技術的廣泛應用,更是大大的加快了物流企業信息化步伐。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在風起云涌的信息化時代,誰首先掌握了第一手市場信息,誰就擁有了市場決策的主動權,就能在眾多的貨代公司競爭中脫穎而出。不同與大型貨代公司擁有的雄厚的實力、穩定的客源、第一手的業內信息,中小貨代企業如何最快速的收集客戶的需求,推出自己的優勢價格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顯得異常重要。
那么,有沒有一款軟件既能夠快速向客戶發布自己的優勢運價,又能夠從中收集到客戶的需求信息,更重要的是,價格還要便宜!有,大掌柜運價系統既可以實現個性化的客戶運價信息投送,達到一客一價。同時,也能從客戶的訪問記錄里了解客戶的需求,幫助貨代企業掌握第一手的市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