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只KG基金面臨破產
目前,德國KG航運基金資不抵債的數目已上升至60只,其中Atlantic Flottenfonds是最新宣告即將破產的基金,該基金麾下的4艘化學品船,由于市場蕭條、經營不善,在德意志船舶銀行等貸款行的授意下決定出售,即失去重新贏利的可能。
Atlantic Flottenfonds的現象并不是個案。從今年年初開始,KG基金就一直處于風口浪尖上,不善基金公司旗下的單只基金宣告破產、出售,再次迎來一波聲勢浩大的倒閉潮。2月初,基金公司GHF旗下的數艘多用途船和散貨船被拍賣,連累了與之相關的船舶管理公司。HCI Capital、MPC Capital和Lloyd Fonds作為德國三大KG基金公司,旗下多只基金也難逃破產之災。可怕的是,不僅面臨破產的基金數目在增加,增加的速度也在不斷加快,因為銀行最多可以給予12個季度的寬限期,過去三年市場蕭條,很多基金入不敷出。進入2012年以后,不少德國貨款行表示不可能再給予第13個、第14個寬限期。
單船基金岌岌可危
單船基金是德國KG航運基金的基礎運作模式,但近來的狀況很不樂觀,期風險承受能力遭到質疑。
不少基金被迫賣船,但二手船價格跌勢不止以及少有買家問津使得變賣資產成為空談。業內人士戲稱,現在游戲規則如同海勒筆下的“第22條軍規”,陷入了死循環。
單船基金之所以脆弱,是因為經營品種單一、風險集中,在當前船市蕭條的情況下,一旦市場下跌,沒有其他途徑化解。
德國是一個航運大國,集裝箱船的航運業十分發達,KG航運基金的60%投入到集裝箱船,而如今集裝箱船市場一波三折,再次陷入困境,KG航運基金面臨的危機空前嚴重。例如,Nordcapital基金公司去年發行了一只13100TEU集裝箱船基金,該船租賃給地中海航運公司,但直至去年底,仍有計劃中的近半資金(3000萬歐元)沒有到位。
為解決這個問題,業內人士紛紛開出藥方,其中一個辦法是合并單船基金,成立多船基金,分散經營風險,取長補短,從而解決因為船型、船齡以及主尺度等問題而影響到的船舶租賃,而不會因為一方市場下滑而導致整只基金受損。
盡管如此,今年3月仍有一只單船基金成功發行,即HCI Capital公司的5782TEU“HCI Hammonia Francia”,基金,不過這不是一艘新船的基金,而是一艘二手船的再融資基金,計劃募資700萬歐元。
失去大眾市場
據德國Scope Analysis分析機構稱,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沒有一只航運新基金發行。在目前德國市場中,航運基金只占封閉式基金募集的8%,比例很低。雖然金融危機后很多行業的收益下滑,KG基金確實不如當年風光,但是比較而言,航運基金跌勢最猛,如今的KG基金體系多少因為德國房地產行業的利好才有了支撐。
銀行和私人投資者曾經是KG基金最重要的資金來源,但金融危機后由于銀行的隱退,私人投資者的比例相對提高。如今,很多私人投資者對航運基金的預期收益降低,投資額下降,KG航運基金繼續生存的大眾基礎搖搖欲墜。
畢馬威公司去年的調查顯示,84%的受訪者認為德國的航運業處于衰退之中,航運基金的吸引力減退,需要推出新的融資模式。而在以前,德國人因為KG基金模式的成熟和運作的成功,很少涉及IPO、債券融資等領域。
由于缺乏私人投資者的支持,基金公司考慮上市募資,但德國的證券市場不及紐約、奧斯陸、新加坡和香港的流動性強,也是其短板所在。對于目前整個德國覆蓋1500艘船舶的1100多只航運基金來說,僅有HCI Hammonia、Marenave和MPC Capital公司的基金上市募資。
KG航運基金何去何從
KG航運基金何去何從,德國業界也莫衷一是。結構調整和業務調整自金融危機后一直在進行,大量KG基金劃入德國北方銀行的壞賬銀行,即所謂的銀行改制單位,面臨重組。其中,Lloyd Fonds公司有20艘船舶基金被納人,Lloyd Fonds為此與德國北方銀行協商,希望其中15艘集中處理,并爭取其他銀行的再融資。
各家公司也在積極尋找良策。Lloyd Fonds公司去年加人了美國投資公司AMA,通過資本注人以期解決銀行債務問題。與Lloyd Fonds不同,MPC Capital不想逃避巨額新船訂單帶來的債務壓力,選擇與銀行談判,延長協議,去年還嘗試了債轉股,意大利聯合信貸銀行因此擁有該公司7.2%的股權。
但上述解決辦法能有多大成效,目前尚不得知。面對今后的市場,背負沉重新船訂單債務壓力的三大基金公司均不樂觀。作為德國最大的KG航運基金公司,HCI capital的投資額達122億歐元,也就自然擁有數量龐大的不良資產,發放新基金的可能微乎其微。MPC Capital 雖然位列第二,但總投資僅29億歐元,去年的債轉股使公司贏得了一定的轉機,今年的形勢有待觀望。Lloyd Fonds表示短期內將遠離傳統市場,即遠離私人投資者,而是轉向機構投資者。
僅新興KG基金公司對前景比較樂觀,最有代表性的是Conti公司。該公司去年為6艘散貨船募集了7200萬歐元股本金,連續第二年占據德國十佳KG基金公司的頭名。目前,Conti 公司沒有一只基金處于負債狀態,而且今年計劃發行新的散貨船基金。
經歷了金融危機的KG基金公司或多或少面臨資產重組,而后起之秀因為在市場低谷時人市,反而躲過了一劫。所以,一方面大量金融危機前發行的KG航運基金需要重組;另一方面,一旦市場重拾升勢,傳統KG航運基金模式,包括單船基金模式很有可能卷土重來。
可以認為,KG航運基金的衰敗很大程度上源于航運市場的滑坡,目前談論的重組和調整都是針對遺留問題而言,并不是整個體系出現了多大的漏洞。德國幾大KG基金公司的焦點都是如何解決既有基金的債務,減少破產的可能。至于單船基金是否適應市場、兼并是否解決問題都是針對現有問題而言,而對于今后KG基金的發展,很大程度上還要由航運市場的興衰而定。